垒知集团多项创新成果
获厦门“五小”创新奖
四家子公司六项创新结硕果
近日,厦门市总工会2025年全市职工“五小”创新大赛评审结果公布,垒知集团旗下健研检测集团、科之杰新材料集团、厦门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天润锦龙四家子公司报送的六项创新成果分获一、二、三等奖。

此次大赛中,垒知集团的创新实践主要集中在基础材料性能突破、数字技术深度融合与具体应用场景的精准解决方案三大领域,技术创新已从过往的经验积累,转向多领域、体系化的协同推进。
材料与工艺创新,推动行业基础进步
在建筑材料领域,技术创新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效率与可持续性。
科之杰新材料集团
冬季低温专用早强型聚羧酸母液(一等奖)
专门为冬季低温及高寒环境下施工而设计,具有优异低温早强性能,混凝土工作性能优异,产品适应性强,早强强度提升显著,能有效地缩短施工周期,加快工程进度,可广泛应用预制构件、管桩方桩、桥梁工程、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核电、火电、大桥、港口、码头等。
新型快速分散功能材料(三等奖)
以高减水与快速分散特性,攻克了混凝土分散性差、效率低等痛点,开创了混凝土材料精准化设计的新范式。创新的二次添加智能调控技术,实现了工作性与强度的动态优化,为建筑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数字技术与装备创新,赋能精细管理
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与检测装备的数字化革新,正推动工程管理方式的变革。
厦门建科院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管廊工程建设
全生命期图像处理与精细度提升
管理应用研究(一等奖)
基于该项目研究成果及厦门市环东海域美山路地下综合管廊等工程的应用实践经验,在全国范围内首次提出并发布国家团体标准《综合管廊建筑信息模型(BIM)交付标准》(T/CECS 1126-2022)、《综合管廊《BIM》设备设施编码标准)(T/CECS 984-2021),同时输出一系列发明与技术论文,为行业管廊数字孪生技术应用提供了厦门模式。
天润锦龙建材
混凝土粘度快速评价装置(二等奖)
通过力学传感与自动化控制技术,将混凝土粘度的主观经验判断转为客观的量化数据。在测试中,装置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推料板匀速推动混凝土,并由高精度压力传感器实时采集推力数据,记录最大推力Fmax及全过程推力-时间曲线,为混凝土配合比优化提供了精准、可追溯的数据支持,实现了粘度评价从“定性”到“定量”的跨越。
应用与解决方案创新,服务公共安全
面向具体场景的技术解决方案,则体现了创新成果的实际价值。
健研检测集团
城市道路地下病害体探测装置(二等奖)
聚焦道路塌陷重大安全隐患,开发四项核心,构建了一套覆盖“分析-探测-诊断-验证”全链条的技术解决方案。2024年完成超40个项目、探测里程超450km,发现病害体超1000处,检测效率提升40%、精准度达95%以上。该技术有效预防道路塌陷,为道路管养提供科学依据,减少交通干扰,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一种加装电梯滑动连接装置(三等奖)
针对既有建筑加装电梯时,因新旧结构建成年代不同、结构体系不同、建筑体量不同,导致后期使用过程中既有建筑和加装电梯二者竖向变形不协调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滑动连接的方式,有效解决了加装电梯沉降问题。此外运用位移传感器等信息化手段,实现对加装电梯沉降的实时监测、预警。
此次获奖的六项成果,涵盖了材料科学、智能装备与数字技术等多个维度,是垒知集团在建筑工程领域持续研发的成果体现。
未来,垒知集团将继续推动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相结合,促进更多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广阔的应用现场,助力建筑行业实现绿色化、智能化转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