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装备制造的“智造”浪潮正吸引着国家级媒体的持续聚焦。
近日,央视在短短一周内,先后通过《经济信息联播》和“东盟伙伴”媒体合作周报道,两度将镜头对准广西柳工,深度解读其从火爆出口到智能生产的全链条实力,展现了中国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先进形象。
硬核数据印证“中国智造”出海热力
11月9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信息联播》在“中国智造热销海外”专题中,以权威数据揭示了柳工为代表的行业盛况。
报道引用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称,2025年1至9月我国挖掘机出口同比增长14.6%,并已实现连续13个月正增长。
图源:新闻画面中国挖掘机为何能热销全球?智能化和电动化是两大制胜法宝。央视镜头真实记录了这样一幕:在广西柳州柳工的试验场,一台挖掘机灵活自如地完成挖掘、回转、卸料等一系列连贯动作。而它的操控者,却安坐在几百米外的远程遥控操作舱内,通过高清屏幕与灵敏操作杆,如同亲临现场般精准指挥。
图源:新闻画面
智能化不仅体现在操控上,更贯穿于全生命周期的服务中。
在柳工的全球设备网联平台上,散布世界各地的挖掘机化身为一个个光点,其定位、运行状态、故障信息一目了然。更强大的是,借助AI诊断系统,平台能提供12种语言的远程维修支持,将服务效率提升30%。
这套“硬产品”与“软服务”的组合拳,成为柳工在国际市场稳居标杆地位的坚实根基。
图源:新闻画面
NEWS
智慧工厂展现“中国智造”硬核实力
11月6日,央视镜头追随2025“东盟伙伴”媒体合作联合采访团的脚步,深入柳工挖掘机智慧工厂内部,向海外媒体直观呈现了“智造”的源头。
现场“无人化生产”的场景让东盟媒体记者连连惊叹。一位东盟记者表示:“现场所使用的技术令人印象深刻,真正看到了‘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的跨越。”

图源:新闻画面
NEWS
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之路
一周之内,从宏观出口数据到微观生产现场,央视的连续聚焦绘制出一幅完整的“柳工出海图”:
前端是凭借智能化和电动化产品在国际市场开疆拓土,后端则是以智慧工厂为核心的现代化生产体系作为强大支撑。
图源:新闻画面
这两次报道清晰地表明,柳工已成功完成了从“制造”到“智造”的跨越。它以科技为引擎,不仅驱动着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更作为“中国智造”的标杆,向世界展示着中国工业创新、绿色、高效的先进形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