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产业格局发生深刻变革的今天,如何将传统产业打造为引领未来的新兴产业,是每一家制造企业面临的时代命题。
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领军者,三一重工以一场深刻的“数智化”革命,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再满足于传统制造商的角色,围绕智能制造、智能产品与智能运营,绘制出一幅迈向未来产业的新蓝图,成为新质生产力在工业领域的生动诠释。
智能制造:从制造到智造
传统制造业以人力密集、流程固化为特征,而致力于成为全球智能制造先驱的三一重工,正在彻底改写这一叙事。
当前,三一重工已在全球范围内建成35座智能工厂,加速释放澎湃的新质生产力。其中,长沙18号工厂与北京桩机工厂是全球重工行业仅有的两座世界级灯塔工厂,印尼工厂则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首座海外灯塔工厂。
以北京桩机工厂为例,依托机器决策,该工厂将劳动生产率提高85%,将生产周期从30天缩短至7天,减少77%,成功落地数字孪生、工艺数字化设计、产线柔性配置、智能排产调度等35个智能制造场景应用,成功获评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
这不仅是对生产效率的重塑,更是对产业形态的重新定义——传统重工制造已进化为人机协同、柔性生产的未来产业新范式。
智能产品:从设备到解决方案
工程机械向智能终端加速演进,是三一重工数智化战略的核心篇章,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从传统工程机械,到全球首台5G遥控挖掘机、智能起重机等智能产品,再到露天采剥、泵车基础施工、起重机智慧运营、智能摊压机群等一系列场景化整体解决方案,三一重工的产品演进历程,正是其从传统机械制造商向智能终端与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生动缩影。
工程机械不再是孤立的“钢铁巨兽”,而是融入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智能终端。其中,三一露天采剥数智化解决方案以远程遥控挖掘机及矿用装载机等智能产品为基础,使操作人员远离作业一线,保障生产安全。此外,依托数智化与自动化的矿山管理系统,该解决方案实现了对资源分配、路径规划与作业调度的优化,进一步提升整体作业效率。
从设备提供商转型为场景赋能者,三一重工正以新质生产力推动工程机械行业整体迈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未来产业梯队。
智能运营:从“人治”到“数治”
运营模式的迭代,是三一重工从传统产业管理迈向未来产业生态的关键。三一重工通过持续推动全量、全要素的数据采集,深挖数据价值,不断提升运营精细化水平,完成业务运营全流程数智化的同时,也实现了从“人治”到“数治”的转变。
从能效管理、供应链协同到营销获客与客户服务,数智化应用贯穿三一重工运营全链路,显著降本增效,推动整体运营效率迈上新台阶。
以能效管理为例,当前,三一重工自主研发的工业互联网(IIoT)平台实现1.9万台设备、3.3万台仪表以及6.1万个摄像头的实时在线接入,利用“峰谷平”智能调度应用,通过对生产设备进行能耗分析与动态排程,优先在低电价时段安排高耗能作业,实现精准节能。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间,三一重工通过节能降耗项目累计节约能源费用约2亿元。
这种基于数据的精细化运营能力,在实现降本增效的同时,更构建出符合新质生产力内涵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模式,清晰展现出未来产业的核心特征。
从“传统产业”到“未来产业”,三一重工正以坚实的步伐,迈向一个更智能、更绿色、更高效的时代,不仅为工程机械行业乃至整个实体经济如何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提供了标杆范式,更以创新实践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