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到2025年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十年时光,历史车轮滚滚向前。9月3日,长安街上,人民军队的钢铁洪流列阵而过,以更昂扬的姿态、更先进的科技,展现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的磅礴力量。
这是一场对国防成就的庄严检阅,也是对中国制造的集中考验。镜头之内,是捍卫和平的国之利刃;镜头之外,是托举视角的国之重器。作为连续六次助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直播的唯一装备制造企业,中联重科再次以“钢铁脊梁”的姿态,撑起盛典的每一帧精彩画面。
中联重科13台高端装备助力九三阅兵央视直播
这家与中国制造共成长的企业,用十年写就了一份关于“变与不变”的时代答卷。十年间,中联重科一次次出现在国家重大庆典的背后,变化的是技术的飞跃、版图的拓展与全球的视野;不变的是产业报国的赤子之心,以及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共铸强国梦想的坚定信念。
科技创新实现新跨越
十年后的今天,中联重科科技创新实现了壮丽蝶变。脱胎于国家级科研院所的中联重科,凭借自带的创新基因,以及深厚的技术底蕴,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为引擎,加快技术产品的创新创造。以智能化为例,2015年,公司产品智能化转型——“4.0工程”战略刚刚起步。到2025年,智能产品不仅实现了型谱全覆盖,而且还从单机智能向人机协调、机群协同、智慧工地的跨越,大型化、电动化、无人化高端矿山设备也加速落地。
中联重科行业首创绿色智慧工地
更具前瞻性的是,中联重科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落地提速,新开发3款人形机器人,包括1款轮式及2款双足式,已有数十台投入工厂应用,展现了对未来产业的探索与实践。
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在装配产线作业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累计申请超1.8万件,授权近1.3万件;主导制订16项国际标准,牢牢掌握了行业话语权。公司起重机械技术创新团队获评首批“国家卓越工程师团队”,成为装备制造业领域的“国字号”代表。
从雪域高原的青藏铁路到天山北麓的风电场,从我国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到投资1.2万亿元的雅下水电超级工程,中联重科自主研发的“大国重器”无处不在,为国家建设持续贡献着中联力量。
全球舞台迈出新步伐
十年前,中国制造正处于“走出去”的关键阶段,在全球竞争格局中还处于“追赶者”的位置。
十年后的今天,中联重科的国际化战略已迈入“走进去、走上去”的全新阶段,实现了与全球市场的无缝对接。2025年上半年,公司海外收入达138.15亿元,占营收比重55.58%,同比提升6.48个百分点。这不仅是业绩的飞跃,更是“中国制造”在全球市场赢得尊重与信赖的有力证明。
中联重科全球最高直臂式高空作业平台近日发运英国
随着“端对端、数字化、本土化”海外战略深入推进,中联重科在全球构建起30多个一级业务航空港、430多个二三级网点,近5000名本地化员工让中联重科真正融入全球市场。上半年,中联重科在欧洲、非洲、澳新、拉美等高潜市场新增19个二级网点,在传统市场加速推进“空港下沉战略”,新布局62个一、二级网点,全球服务响应和市场覆盖能力进一步增强。
目前,中联重科海外制造基地已实现全品类覆盖,正大力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本地化供应链体系。随着匈牙利智能工厂加快建设,以及德国二期项目顺利奠基,覆盖多品类高端装备的欧洲制造网络正日趋完善。
同时,紧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联重科在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增速稳健,积极参与沙特“2030愿景”等“一带一路”重点项目建设,并在2023年土耳其地震中第一时间驰援,赢得广泛赞誉,品牌全球影响力持续提升。
产业布局勾勒新图景
2025年阅兵直播,中联重科派出7台高空作业平台,72米级产品ZT72J等实现毫米级稳定,为观众呈现“零抖动”的超清画面。这正是公司产业多元化发展的缩影。
中联重科数台高空作业平台分布在长安街沿线,助力央视直播
十年间,中联重科以产业创新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全力构建传统优势产业与新兴产业协同融合、竞相发展的良好格局。在传统优势产业板块地位稳固的同时,公司新兴产业版图不断延伸,步入国产第一阵营。目前,公司已形成土方机械、高空作业机械、农业机械、矿山机械等多元化格局。2025年上半年,新兴板块收入占比超48%,成为企业“第二增长曲线”,驱动中联重科向“价值成长型”企业跃升。
其中,土方机械出口增速已连续三年多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矿山机械与多家大型央国企达成战略合作,超百台百吨级混动矿卡在国内批量使用,高性能电传动自卸车批量出口海外;高空作业机械电动化、智能化技术持续领先,超高米段直臂产品全球市占率第一;农业机械的大马力拖拉机等高端新品陆续投入市场。
中联重科打造的全球最大混动矿卡
以中联智慧产业城为核心,中联重科全面开启智能化、绿色化、数字化、全球化的新阶段。目前已在全球累计建成投产17个智能工厂、370余条智能产线,全面助力公司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随着产业赛道的不断延伸、新兴板块的持续崛起,中联重科高质量发展之路将越走越宽。
2015年到2025年,中联重科在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全球拓展上走出了新路,取得了新成绩。未来,中联重科将继续以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不懈创新,书写中国制造的新篇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